“中华民国?我只知道现在是民国。”周世广眼睛里流淌着迷茫:“进了民国,就可以读书?咱村睁眼瞎的大人孩子有的是。”

“有也不行,就拿这起名字来说,你倒有三个孩子,你都给他们起大号了?”

周世广闻听,却抓耳挠腮,心说,这倒是真的,他的三个孩子,也跟裘二麻子差不多,只是起一个小名,一个生在春分前后,就叫“大春”,第二个生在夏至,索性就叫“夏至”,第三个是女儿,生在秋天野菊花开的时候,便叫“秋菊”,除了这小名儿,还真是都没大号呢!

可是他似乎记得,裘二麻子的小子以前也没大号,整天街上叫的不就一个“满囤”的小名儿吗?看他今天送满囤上学得瑟的。便有心刹刹他的兴头,道:“快行了吧你,你裘二麻子一个倒插户有学问,您儿子不也没大号吗?”

“谁说的?谁说俺儿子没大号?中华,裘中华,中华民国,你知道不知道?”

“中,中华?满囤大号叫裘中华?”周世广惊疑地睁大了眼睛。

“当然,是这蔡先生当场给起的,说是让他振兴中华。蔡先生那学问,天下无人能及。”

裘二麻子说这句话时,倒不经过脑子。大概这辈子他所认识的能识字的人物,只有蔡先生最有学问,不但会诵读“四书五经”,还会讲三国,刘关张三英战吕布,还知道中国人的祖宗是三皇五帝。还曾跟乡民说过,原先这胶河两岸人口稀少,包括这一大溜二十四个水泊村庄,都是明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过来的。过来时都不愿意,结果一齐被反绑着双手,要大小便时,便央着押送的军爷解手,小便小解,大便大解,传到后世,屙屎屙尿就变成了解手。还说这东莱一带人出门爱背手,也是当年反绑手习惯了,后来移到胶河两岸定居,依旧习惯背着手走路。云云……

听听,蔡先生所说的这些,村里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不是大学问是什么?跟了这样的先生念书,就考个状元也有可能吧?最不济也是个举人秀才。

裘二麻子一阵胡吹乱聊,周世广脸面上便挂不住了。他租种周世福的地多,有七亩半,年成不好时也欠债,可只要风调雨顺,家里便能存下一点钱粮。此时见人家孩子才进学堂,老子就长见识,说话滔滔不绝,心里也知道有学问的好处,便立刻馋了脸,道:“进学屋要花多少钱?非得经东家愿意才行?得学几年才能考中秀才举人?”

他前面问的两个问题,裘二麻子倒热心解答。至于第三个问题,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只好故作高深道:“这考秀才举人,恐怕得全县统一组织乡试县试,只要能进学屋,剩下的事儿,蔡先生就给分派了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