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2年冬,秦义渠作乱,王龁不能平,会赵灭楚而返,帝闻之,乃知天命在赵。

遂再兴大兵四十五万众,兵分三路,而灭秦也。

其一路,由将军李牧统之,共十二万骑兵并三万步卒,经中山而入义渠草原,会义渠之军而攻之秦军王龁所部。

其二路,由将军周骐统之,十五万众皆为步卒,攻秦国函谷。

其三路,由老将田单统之,亦十五万军,骑步各半,出大散关而进逼咸阳。

......

显然,王龁虽然已经决定了要重新部署,通过强硬手段彻底解决掉义渠的困扰,只可惜,时间还是已经来不及了。

十五万大军虽然在王龁的率领下,很快将义渠的三万多主力大军围困住,但还没等王龁发起总攻呢,赵军骑兵突入义渠草原的消息便已经传到王龁的耳中。

王龁很清楚,继续进攻义渠,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歼灭,反而会落入被义渠军和赵军内外夹击的境地。

万般无奈之下,王龁也只能选择撤围,放弃歼灭好不容易围困住的义渠军。

义渠之围遂解。

不过,也多亏了王龁用兵的老道。

实际上,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比秦军所预料中还要更快上好几分。

就在秦军刚刚撤围并收拢好兵力,李牧便已经带着赵军的骑兵出现在了距离战场不过十余里的地方。

显然,王龁只要再犹豫上半日,此时秦赵恐怕已经战作了一团。

虽然王龁也有着十五万大军,而赵军的主力可能还没有完全抵达,但面对这样内外夹击的形式,秦军是极有可能被重创的。

换言之,王龁几乎是凭着自己敏锐的战场嗅觉带领着秦军躲过了一劫。

只可惜,如今的形势下,就算是王龁的战场嗅觉再是敏锐也无力回天了。

因赵军有义渠之助,加上对赵军重骑兵的了解,王龁根本不敢在草原上多待。

几乎就在赵军集结兵力的空档,王龁便带着他手下的十五万大军退出了义渠草原,并依离石要塞为据点,展开了防御姿势,等待援军的到来。

只是,如今的秦国境内,哪里还能派出哪怕一兵一卒的援军呢!

就在李牧率军在义渠草原驰骋之际,周骐之十五万大军也已经陈兵在了函谷之外。

面对着十五万赵军,函谷关内区区八万大军根本不敢轻动。

至于关中的秦军,也被出散关而来的田单军给死死拖住。

哦,不,不是拖住,而是死死地围住。

田单军所部,自散关而出,连战连捷,先是将监视大散关的一万多秦军绞杀殆尽,紧接着又是直入关中,连下栎阳、泾阳这两个秦国曾经的国都。

最终,咸阳之前最后的门户——雍城也倒在了田单的手上。

为了避免咸阳有失,秦王子楚迫不得已,将关中所有的兵员全都聚集到了咸阳。

饶是如此,如今咸阳之卒也不过五万多而已。

没办法,尽管在蒙骜所部被全歼,李牧率军占领了汉中和大散关后,秦王子楚穷兵黩武地又征集了十数万的大军。

但随着一年来不断在大散关和函谷关的消耗,到赵军攻来之时,秦国总兵力也不过是三十万左右而已。

随着田单的一路推进,秦国丢失的不仅是领土,还有宝贵的兵力。

因此,等田单将咸阳团团围住之时,子楚手中只有区区五万人而已,而远在离石要塞的王龁所部十五万大军,已是秦军最强之所在。

面对城外无边无际的赵军营地,秦王子楚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为保咸阳之周全,子楚不惜连下王命数十道,命王龁出要塞而迎战赵军于义渠之地,随即领兵回援咸阳。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秦将王龁终是明了当年泌水河畔,赵将廉颇的感觉了。

出战,自己必败;不出战,国家必亡。

这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错的填空题。

不同的是,廉颇那时,还有魏国、还有楚国可以给予支援,更有赵括的横空出世,打破僵局。

可如今,七国之中除了赵、秦,便只剩下了一个齐国。

且不说如今的齐国早已经不是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那个齐国,就算是,等齐国发兵来救,也已经来不及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