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身后的屏幕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白板,向众人展示林教授的随堂手书。
随着林教授的讲述,萧彦珂也对精神力训练有了基础的概念。
精神力训练分为入门、无情、无相三个阶段。
大脑掌管精神力,心脏掌管存于五脏的情绪。
在入门阶段,要感受到大脑精神力的存在,以集中注意力为主。
通过将个人精神力在单一活动上倾注,从而让个体的精神进入忘我状态。
主观上忽略时间的变化。
时间越久,精神力厚度的增长越大。
当个体能够通过精神力感受到大脑每一个部位的存在时。
在大脑中心将精神力凝聚起来,通过精神力去感受外物,最终达到在脑内能够移动、收缩和扩张精神力的地步。
至此,第一阶段的训练就视为成功,对应精神力掌控程度为E级,脑部精神力的厚度足以进阶到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无情,核心目的是在巨大情绪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思考。
训练心脏部位的精神力,即心力。
主要通过机器去模拟能够调动情绪巨大波动的画面,牵动个体情绪,打开心力与精神力的通道。
第二阶段对应的精神力掌控程度为I、S级,要求个体的情绪值在达到0-299和300-499的区间时,保持理智。
个体在不断往复的巨大情绪波动时,通过理智的脑部精神力,强迫自己平息情绪,使得自己最终麻木,并将此法覆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
从而达到个体能够在冷静理智的情况下,反向调动情绪波动,来使用异能,并且对精神力使用进行精细化训练。
当这个阶段的训练完成后,个体对精神力的控制得到极大地开发,整个人会表现的光彩夺目。
即便衣衫褴褛也令人无法忽视。
同时带动身体感知变大,能够对于外在环境的变化产生感知,例如天气变化、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是否被监视等。
第二阶段的训练完成后,需要持续训练,寻找突破第三阶段无相的契机。
突破后,整个人的精神力内收,精气神内敛。
不论外观多么出众,在人群中也不会给人留有任何印象。
在这个阶段,将入门和无情的训练方式相结合。
随着精神力厚度的增长,控制难度增加。
但是脑部精神力与心脏精神力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因此需要将身体作为精神力容器。
将不断增长的精神力,凝聚于身体中,肌肉和骨骼都是容器。
想要达到无相中期,基本需要在肌肉和骨骼中存储满精神力。
此时便能够形成半径1公里的精神力场域,对应精神力掌控的D级。
同时身体机能在精神力的作用下,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当个体持续深度挖掘己身,探索自我,精神力凝聚的越多,精神力场域范围越大。
精神力场域半径突破1公里就已经算是T级精神力掌控者了。
纵观历史,已知范围内,蓝星最强的异能者能够将自身精神力场域扩大到半径5公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