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女娲离开盆地,回到了位于祖母雪山脚下的隐蔽所,其他小队成员也回来了,大家交流着各自的工作情况。

大陆的气候正在转暖,接下来的日子,众人满怀憧憬和信心。

女娲走进了培养室,在巨大的生物计算机的调控下,细胞培养池里,各种生物触手正在对新培养的高级生命体进行“生物雕刻”。

女娲想起了给伏羲描述的煮汤,看着这一大池子的生物细胞浓汤,女娲觉得未来的某个时刻,自己会不会也被新纪元里的高级智慧生物称为女神。

女娲将手伸向操作台连接生物计算机,蔓藤状的连接管自动缠绕上她的双臂,女娲开始检查所有的设定。

自己种群的部分基因片段已经植入了新生命体,保留和删除的代码片段经过了仔细的检查,女娲觉得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是符合自己种群的宇宙观。

外形设计上,她给这种新的智慧生物增加了双下肢,去除了尾部的设计。因为女娲有一个朴素的理念——他们这一代智慧文明强于生物科技,而在与速度和爆发力相关的科技领域进展不大。她期望能演化出冲破星系距离障碍,迈向宇宙深空的崭新文明。

所以在外形表现上,女娲认为采用有四肢结构的脊椎动物的外形,可以彰显这一理念。至少在原始动力上,这种智慧生物能够奔跑。

培养池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元细胞的培育,新智慧生物的创造工作终于可以开始了。但是女娲在启动最终进程的生物雕刻指令前,她不得不对一个自己始终犹豫不决的矛盾做出抉择。

女娲认为,体型过大是上一代地球生物,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高级生物遭受灭顶之灾的根本内因。

当地球环境出现意外情况时,大体型的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多寡依赖过重。一旦资源严重缺乏,整个种群无法低能耗生存。

她也考虑过采用某些爬行生物的冬眠机制或者低代谢模式来制造新的物种,但是这些方案,都会造成物种的脑力耗能远超低代谢或冬眠模式能协调出的能量机制。

最终,女娲坚定信念,地球生物都不应该规避环境多变性这个客观事实,应当以时刻能够适应变化为生命繁衍的内在逻辑。

万变不离其宗、大道至简,采取小体型,给生物设计做减法才是万全之策。

可是,临近最后的环节,女娲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也是伏羲和她在讨论两人后代的过程中,她突然发现的问题——脑容量和小体型的矛盾。

伏羲和她这一代智慧生命体,拥有硕大的脑容量,脑袋虽大,与高大的体型相比,身体比例是完美的。

可是采用同样脑容量的大脑设计,以确保新智慧生物的智商,同时却减小其身体尺寸,这必然造成幼体成熟时,雌性母体无法分娩。如果改变异性繁殖的模式或者雌性分娩的方式,就需要对雌性基因及身体结构做出调整。

这样修改的话,连雄性个体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此思路在女娲看来过于取巧甚至十分弱智。

因为那样的话,凭借单一基因繁殖且完全依赖赌运气式的个体突变,这样的物种难以维持较高级的智慧。

又或者,削弱雄性个体在后代繁育过程中的作用的话,这种新物种又无法拥有充分的社会协作性。

思量再三,女娲在生存难度和自然美的抉择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美。

女娲在生物计算机中调整了代码,将新智慧生物的头骨在胚胎期改成了柔软的数块,抑制了胚胎期大脑生长发育的速度,减小了分娩前幼体大脑的尺寸,增加了柔软度。

这样做虽然使这种智慧生物的幼崽软弱又低能,但其成年体对幼体的保护能力和智慧生物的群居性能够有效地弥补这种弱点。

“还是生成一些要不了多久就能独立行动的个体吧,我可不想花好多年的时间去养育一群站都站不起来的幼体。与其最后都围着我叫我母亲,不如引导这些个体今后能当好母亲、父亲”。

连接女娲的生物计算机,捕捉到女娲的脑电波,迅速地修改了设计代码。女娲闭上了双眼,让所有代码转化成生物电信号,再次回涌进自己的大脑里。

仔细检查完全部代码和分支设定模块后,她启动了系统。生物触手开始忙碌地对着几个原型体操作起来,以深红色为主要色泽的生物细胞浓汤渐渐地开始在原型体上附着成型。

伏羲进来关心道:“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女娲回答道:“硬件和软件都处理好了,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不过……”

女娲看向伏羲,轻靠在伏羲的身上说:“我们这一代文明,虽然有强大的生物科技,但是在宇宙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不够。比如上次的行星冰冻大灾难,我们就无能为力。残存的族群不得不躲进生物隐蔽所,龟息了百万年。”

“现在这种改良后智慧生物体,虽然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和智慧能力,但是依然要面对各种宇宙射线,包括太阳辐射造成的基因突变,还有那些我们未知的宇宙力量对生物演化的影响。还是那个道理,所有生物,都不得不服从于这个宇宙的基本规律”。

伏羲扶着女娲坐了下来,抚摸着女娲的头,说道:“你累了,先休息一会儿吧”。

女娲说着:“我们做的设定和修改,会诞生出预想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智慧的群体吗,有和我们一样的品质和意识倾向吗,数万年的演化后,他们会实现我们梦想中的设定,开启航向宇宙的征途吗?我觉得智慧还是不够用,这种造物,像是猜盲盒。”

伏羲也没法回答,他只能思索该怎么驯化这批新的生物,女娲靠在他身上睡了过去。

两个小时后,生物计算机在细胞培养池里完成了它的第一件生物雕刻作品。

当伏羲与女娲合力将其拖出池子后,这个小小的新生命被放置在石台上,等待生物计算机的下一步操作。

女娲再次站到生物计算机面前,将自己连接上终端,另一端的计算机生物触手也吸附在小生命的头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