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乱糟糟的,鸡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农人们大声说笑着,说一些村里的,邻近村的,镇上的新闻。

不少人的话题都落在了陈小年和陈芷身上。

“古话讲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陈小年被雷劈了,非但没事,比之前更精神了。”

“关键是人家现在能挣钱,这才多短的时间,就搞到了好几万块钱。”

“他凭什么就能挣那些钱!”

很多人讲到陈小年能挣钱,心理不平衡,

“咱拼死拼活地在地里干活,能挣几个钱?”

“就算去广州打工,闯东北也挣不到这些钱吧?”

以前看陈小年在里吃牢饭,陈芷带着个病恹恹的老陈头辛苦吧唧的过日子,挺同情的,觉着这一家子很可怜,盐巴都不舍得吃,一年到头都不换几件衣服。

有人讲,陈芷那么好的一个姑娘,从来不穿内衣,来例假了也只是用张破报纸垫一下或者用块破布应付一下。

你想想,全村最漂亮最有气质的大美女,人送外号“豆腐西施”的陈芷不敢把自己当成女人对待。

日子多苦。

为啥陈芷的豆腐每次很快就能卖出去,一来因为豆腐确实好吃,二来因为许多人想通过买豆腐帮一帮。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之前需要大家接济帮扶的对象摇身一变成了村里数一数二有钱的,这就让人很不能接受。

以后见了陈芷,还要不要用同情弱者的目光看着她?

以后见了陈小年,还要不要说“没事的,只要从头开始,一切都不晚”这样的话了?

身份角色感觉一下子就变了,自己好像已经没有资本去同情、可怜、嘲笑这姐弟俩了。就连病恹恹的老陈头也精神矍铄了。

听说姐弟俩已经向陈家实公开宣战了,要是没那个实力,敢向村主任宣战?

这充分说明,人家的确是发财了。

陈芷故意大声对陈小年道:“陈小年,你慢点!去了也是排队,别慌!”

之所以大声,之所以喊“陈小年”全名,就是要告诉提醒在场的所有人,我们姐弟俩来了,所有议论俺们的人可以闭嘴了。

甭管你说的是好听的还是难听的,在我听来,都不太好听。

努力不成为大家议论的对象,这是陈芷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奈何一直都避免不了成为焦点。

你太穷了,太弱了,别人喜欢找你的茬儿;你太富了,太强了,别人喜欢把你作为仇恨的对象。

“陈芷,你们来了啊。今年养了多少只鸡啊?”

“刚才还说怎么没见你们姐弟呢,你们还真是不撑念叨。”

不少人笑着和姐弟俩打招呼。

不说别的,自己的孩子去了陈小年的补习班,回来反馈说效果杠杠滴,那些老师都说普通话,管理也严格,能学不少知识。

和另外的补习班比起来,陈小年收费少,而且免费提供绿豆汤,对于特别困难的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减免优惠。

“人啊就是这副德行,以前没钱的时候就装孙子,现在有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瞧那屁股扭的都能上天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