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团作战,安可如此草率?主将带头冲锋,万一陷于敌阵,诸镇群龙无首,岂不不战而乱?
丹初透过望远镜,确认冲锋的武将正是焦琏,不禁心急如焚。转念一想,焦琏此举虽然孟浪,或许另有深意。
两军交战,经常先派出骑兵试探。焦琏带骑兵出击,既可试探清军虚实,也可以鼓舞明军士气。
或许,他已看出敌强我弱,如果循规蹈矩地接战,明军赢面并不大。要想破敌,唯有兵行险着,与敌军搅和在一起,让敌军的火器、弓箭优势发挥不出来。
遥望中军,何腾蛟似已慌乱,并未下达新的军令。全军停顿不前,似在等待清军进攻。看样子,焦琏此举并未征得他的同意,何腾蛟六神无主,不知如何应变。
临战之时,上万人的人马列阵迎敌,必须谨遵号令。若有违令,必斩之以严号令。若没有收到中军的号令,士卒就连前进一步都不行。
战场之上,战机转瞬即逝,不容主帅犹豫。丹初打内心里瞧不起何腾蛟,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他擅自作主,毅然下达军令:“标营骑兵队、亲兵队随我前出,增援主将,其余各营队继续随前军行动”。
永安镇这边,阵形出现松动。步一营、二营中间出现一道十步宽的空隙。丹初亲率骑兵队、亲兵队、教导队,穿过空隙,杀向清军左翼。
丹初这边一动,白贵、赵兴、马起蛟、白玉、冯之骥诸将仿佛得到了军令,都不约而同地脱离战阵,率领各自标兵,前往增援焦琏。
焦琏军孤,已被清兵包围,矢下如雨。他只带了不到不到两百人马,所幸皆为重甲骑兵,尚能支撑得住。
丹初所率骑兵队、亲兵队、教导队有三百余人,重甲骑兵不到百人,其余皆为轻甲。在明末这个冷热兵器混合的时代,重甲在战场上有着良好的防护效果,为冲锋陷阵所必须。
丹初有三副甲,一副御赐金甲,一副锁子甲,一副明甲。这次对战清军,他和往常一样,内穿锁子甲,外套明甲。
明军的盔甲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明甲、青甲和棉甲三大类。明甲的防护效果优于青甲,青甲又优于棉甲。
明甲质量最优,制作过程繁复,铁片在外,涂有生漆,以棉布做衬里,重量常常达到四十五斤以上。据《武备要略》,每副明甲需用上好闽铁百余斤,北地煤炭约四五担,南方木炭约十数担,铁愈多,炼得愈熟,愈好用。
青甲又称暗甲,外为棉布,内缀铁叶,属于重型布面甲。据《大明会典》,青甲重24至25斤,配明盔。
棉甲则由棉花压成,轻便、保暖,防护效果较差。在北方,棉甲还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受到官兵的欢迎。
明朝边军装备较好,明盔明甲比例较高,即便是最普通的步兵,也常常着有棉甲。
根据崇祯五年兵部报告,同样在河北,石门路参将管下,有1229名官兵,配备800副铁盔铁甲;桃林口守备管下,有1528名官兵,却只有50个铁盔、100副铁甲。
原因无他,“石门路”地在今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镇,处于蓟镇长城防线前沿。桃林口同样位于蓟镇长城防线,扼守青龙河,但位置靠后,处于内线,不如石门路险要。
至于内地,盔甲装备率参差不齐,南方明军装备更差。加之气候潮湿多雨,铁甲易生锈,棉甲易吸水,南方明军很多连棉甲都没有,间或使用藤甲。
永安镇成军不久,将士披甲率较低,很多步营士卒连棉甲、藤甲都没有。
清承明制,盔甲武器多承袭自明军。清军占领区越来越大,继续征收辽饷,财政相对宽裕,军备较为精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