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阳出了塑料大棚,在村里溜达一圈

如今的余家村,去掉荒宅,再去掉列为公租房的一批老宅,剩下的约有大半农户完成火炕改造,种起了豆苗。

这些农户中。

有的为了省事,把销售交给了六叔,劳力上工地,女工进大棚,实现三份收入。

有的为了多赚点,亲自联系排队的菜贩子,以每筐加5块钱的价格,向外批发。

有的拿出所有存款,又托关系借了民间贷,或购买二手的中型运输车‘八平柴’(东风八吨平头柴油货车),或从拳铺租赁二手斯太尔半挂,跑起了豆苗运输。

有的凭借经验和手艺,做起了轴承三角带和汽车维修生意。

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加上外来的菜贩子们,就连村里的小卖部,也扩建出五间房。

三间零食百货。

一间卖泡面、供热水。

一间安装五部座机,提供打电话服务。

并且门口还架起挡风棚,摆放了众多用于休息和吃饭的条凳。

或许用不了太久,小卖部还会卖衣服和被褥。

“变化这么大,说明我还是有点作为的。”

余阳走走瞧瞧,很快来到村里主干道。

也就是通往省道的土路。

恰逢傍晚,工地下班,大棚收工,来来往往的村民纷纷打招呼。

“大当家的……”

“喊我村长!”

“村长好!”

“哎~~”

作为村长,余阳在村里的威望,已经如日中天。

君不见就连德高望重的老支书,都倾家荡产了。

因此,也有人找其商量事儿。

“村长啊,俺家三姑的儿子,也姓余。”

“少糊弄我,他爹姓徐,当年三姑结婚,我扛的门帘杆。”

“昨天改姓了,随妈,您看,能不能让他迁回咱村?”

“怎么?去掉双人旁,不做人了?那咱村里更不能接收。”

“村长,抽烟抽烟。”

“嚯,最近赚了不少啊,软盒华夏。”

“帮帮忙呗,换届我肯定投票给你,全家都投。”

“迁户口没问题,但地肯定分不了,咱自己村里还不够用呢。房子更别想,能支火炕的老宅,现在都抢破头,你看老村长的大伯跟他堂叔,以前亲的睡一张床,昨天为了争夺他俩爷爷的宅子,打得腿都露骨头茬子了。”

“那俺三姑的儿子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吧?最起码得有个住的地方。”

“这样吧,交5000块钱,我把咱这条土路的路沟平了,让他可以在路边盖两间小平房。”

“咋还要钱呢?”

“城市户口还要万元买工呢,他没工作,没技能,来咱们村等于蹭资源。”

“5000也太多了。”

“那就没得聊。”

“别啊,村长……那他来了,能种豆苗吗?”

“两间平房,干啥不行?卖汽油、卖柴油、卖机油、卖润滑油,多好的生意。”

“还有吗?”

“你5000块钱的咨询费,也就聊到这,想知道更多,得加钱。”

“那我让我三姑的儿子,过来了?”

“今晚之前,把5000块钱送到余老六那。”

“我现在就去找老六。”

刚聊完,又有人凑过来。

“村长,乡里卖包子、卖肉壮馍的,每天都来咱们村,他们摊子就在我家院墙外,天天熏得我睡不着,怎么办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