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泉每天穿着整洁的西服工装,头发稀疏,却打理得一丝不苟,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中透露出一种狡黠和威严。
由于办公室的特殊工作性质,上传下达,每天忙忙碌碌,神气十足。
因为和杜总的特殊关系,张主任在单位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张主任在酒店里呼风唤雨,颐指气使。
每一个下属见到他,都要对他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违抗。
每当他走进办公室,整个房间都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肃静起来。
他总是把部门管理得井井有条,对下属们要求严格,不容许有丝毫的马虎。每当有下属犯错时,他便会铁面无私地进行批评和惩罚,让那些犯错的人心惊胆战。
然而,张主任在对待领导时却是另一副面孔。他阿谀奉承,迎合上级的喜好和兴趣,常常不择手段地巴结讨好。
他的语言既甜美又圆滑,让上级们听得心花怒放,对他颇有好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户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张主任就已经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
给领导泡好一杯浓郁芳香的绿茶,然后亲自送到杜总的办公室。
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成为了公司内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张主任走到茶水间,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茶叶罐,轻轻地摇了摇,那里面装的是他从老家带来的上等茶叶。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茶叶罐,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他用茶匙舀出一勺茶叶,轻轻地放在茶杯里,然后拿起热水壶,慢慢地往茶杯里倒水。
热水缓缓地注入茶杯,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开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张主任看着茶杯中的茶叶,心中充满了满足。他知道,这杯茶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领导的尊重。
泡好茶后,张主任拿着茶杯,走到领导的办公桌前。他轻轻放下茶杯,然后微微弯腰,用温和的语气道:
“早上好,杜总!您尝一下我刚从老家带来的明前茶,香气很浓郁,您试一下,看是否对您的口味。”
张主任笑眯眯的,脸上洋溢着谄媚的笑容,仿佛那杯绿茶是他心中的一份敬意。
杜总抬起头,看着张主任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
说道:“好,张主任。你的茶我一直很喜欢。”
说完,他接过茶杯,轻轻地品尝了一口。
张主任伺候好领导,弓着腰慢慢倒退着出门,生怕会错过领导的任何吩咐。
助理林小语刚来时还想帮忙,都被张主任以不容置疑的眼神拒绝了,时间久了,林小语才明白张主任的良苦用心。
张主任利用早上泡茶的机会,及时判断杜总今天心情的好坏,他好做到提前应对,这充分体现了张主任察言观色的细致入微,工作做的精细到位。
不过,张主任的这种做法也让他在单位中赢得了不少非议和不满。
许多被他训斥过的下属对他既敬畏又反感,认为他是个只会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小人。
有些了解张主任的同事们则更是对他嗤之以鼻,认为他没有真正的本事和能力。
然而,张主任并不在意这些议论和评价。
他深知在这个社会中,要想取得成功和地位,就必须学会适应各种环境和角色。
在他看来,对待下属要严格要求,对待上级要阿谀奉承,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保证自己的位子。
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伺候好领导,就能在单位复杂的人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张周市自行车厂是前苏联援建的50个重大项目之一,国有特大型企业,机械部直属企业,最辉煌的时候全国三辆自行车就有一辆是张周自行车厂生产的,张周自行车厂在张周市神一般的存在,甚至张周市的一把手以前都有过从张周自行车厂领导调任的先例。
自行车厂有员工3万多人,有自己独立的学校、医院、甚至员工社保都是独立运行,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在那个年代,工厂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其他部门。
能招工进自行车厂,对每个家庭来说意味着端到了金饭碗,成为自行车厂正式工,是每个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是随着九十年代末企业破产潮的到来,大环境变了,但工厂却没有变,张周自行车厂也未能幸免!
张周自行车厂因为历史包袱重,转型慢,船大难掉头,巨大的身躯轰然倒下。
不过这时的张金泉已经搭上了当时还在本市十一中当体育老师杜爱华的关系,已经提前跟着杜总下海,离开张周自行车厂了。
张主任平时待在单位很晚才回家,不是因为工作忙,而是他压根就不想回去。
张金泉的妻子曲媛媛,是张周自行车厂老厂长的独生女儿,自小就被厂长宠坏了,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说一不二。
曲媛媛性格强悍,她不仅长得五大三粗,而且性格火爆,作风泼辣,对待张金泉更是毫不留情。
每当张主任下班晚点回家,曲媛媛总是会找各种理由责骂他,让他在家里过得提心吊胆。
在家中,张金泉更像一只小猫,对妻子唯唯诺诺,不敢有半点反抗。
有一次,张主任因为家务上的一点小失误,被妻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他的妻子站在门口,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的鼻子。
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废物,整天就知道在外面装腔作势,回到家里连点家务都做不好!你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
张主任被骂得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吭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