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拜知音之交:高山流水遇知音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
伯牙之井布朗汹涌浪花,寂静寒鸟纷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曲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抬眼看去只见樵夫坐在岸边,遂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回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它腾出的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
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知悉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前最后一支曲子,然后拔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
三拜刎颈之交———廉颇和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期,赵国患者令殷贤门客的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赏识,封为上大夫。
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赵五。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
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身为四大武安君之一,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是不服气,就决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他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方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下令回府。这下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
蔺相如的门客听说后,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你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震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
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从此他们成为了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这就是着名的负荆请罪)
—————
正文外的小剧场
本来以为回老家的事要两天才能干完,没想到,人多力量大,然后就半天整完了。现在先写一章,其他五个典故,下章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