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什么?”

“去年奖励六十两银子,今年不知道奖励多少。”

陈晓算了算,六十两银子能买一千二百支红箭。但仅凭一千二百支红箭,并不能保证最终获胜。

因为衙门发售了六万支“红箭”。春记小食馆被分派了一百支,五两银子,他们先垫付。小食馆还得想办法,这把一百支红箭卖出去,否则就是自己承担五两银子。

唱哈节,赶集日。

今天街上的人会是平常赶集日的几倍,他们又找了四个人帮忙。不算陈晓、方育,店里有八个人干活。

清早天还没亮,他们已经在门外摆上桌椅,把店铺门前摆摊的位置占了。

现在每个赶集日,他们不再让别人在门口摆摊,因为这天生意太好,店里坐不下,桌椅摆到门外。

太阳升起,陆续有人来店里吃东西。但是无人问津“红箭”。

南门街是赶集最热闹的地方,但那些来“比歌”的,一般都在东街、西街、新大街,那些人流量不太拥挤的地方。

北街是县衙所在,一般没人跑到县衙门前去比歌。

至于最后“决赛”的擂台,设立在十字街中心。

陈晓眼看着快到中午,店里生意很好,可是红箭只卖出去十几支。

“怎么办,要不拿去比歌的地方卖?”

小石头一边收桌子一边道:

“别急!远处的人都还没到呢。中午过后才热闹。”

此时南门街的人流,已经跟插筷子一样。他们毕竟是做生意的,没道理扔下生意去看热闹。——即使陈晓站在这里实际上没多大用。店里八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效率很不错。

“春红,春红!”

许久不见的吴宝珠,带着一群身着少数民族盛装打扮的少女,来到小食馆。

她满脸春光灿烂,手里拿着几支红箭。

“我们要七碗米线!”

她的表情很开心。

阮家的事情过去那么久,春红不像当初那样怨恨吴宝珠,不过也不喜欢就是。

她按部就班的烫米线,递上七碗。

那群少女也都认识春红,纷纷与她打招呼,闲话几句。

陈晓看到吴宝珠手中的红箭,问道:

“你们是来比歌的?”

“是啊”

几个少女开心又有些害羞,叽叽喳喳说起来。

这几个都是春红他们村子里的小姐妹。在坐的,几乎已经是靠山村最靓的妹了。

其实关于“唱哈节”,春红也知道一些。去年她和宝珠以及小姐妹们来县城比过歌。

去年她才十三岁,年纪小,也不会唱,主要就是来给姐妹们站场子。

安县有的村子是少数民族,有的村子不是少数民族。春红他们村是少数名族,姐妹们穿上节日盛装来到县城,找块地方围成一圈,会唱的姐妹开始唱。不一会就会吸引来许多人。

有的人看她们穿的漂亮、唱的好,会送给她们红箭。她们不是要拿着红箭去打擂台,而是转手将红箭卖掉。

去年她们会唱的小姐妹唱了一天,总共得了四十多支红箭,最后卖了一两多银子,然后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分钱。

这是她们一年中最能赚钱的一天。

而转手卖红箭,一般比五十文钱要低一些,比如四十文、三十五文,这样能很快卖掉。

本文只是借用“唱哈”的名称,与真实“唱哈节”并无关系。有此习俗节日的读者请勿较真。

补充资料:“唱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各地不同,有农历六月初十、八月初十、正月十五,主要有迎神、祭神、乡饮(入席、听哈)和送神等内容。“唱哈”即唱歌的意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