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所言民心、人道和国运之关联,韩非深受教诲!”

“只是先生自己也曾提过,说到和做到相差甚大,在实际践行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预料之外的情况,先生又是如何断定秦国才是唯一选择呢?”

韩非拱手询问道。

他其实早就来到雅阁之中,全程聆听了苏寒的论述,虽然心底颇为认同,却始终还有另一股不平之气。

毕竟,复兴韩国是他坚持了几十年的理想,如今却被苏寒断定为毫无出路,甚至还建议他入咸阳城为秦国效力,实在是让韩非憋得难受。

更何况,苏寒还把韩非最疼爱的幼妹红莲公主迷得“神魂颠倒”,经常帮着苏寒一起说教韩非这个九哥,让“妹控”韩非也是颇为不爽,

总感觉,自家辛辛苦苦培育了许久的珍宝,就这么“叛变”跟别人走了。

“能认识到说与做的不同,可见九公子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又更一层楼!”

苏寒微微一笑道,

设身处地,他要是在韩非这地步,一下子也很难扭转过来。

能依旧保持正常交流,已经说明韩非修养极其到家了。

何况,红莲公主对自己的心意苏寒也是一清二楚,就算是看在这个小丫头的份,对于未来大舅哥并没有多少失礼的小小怨气,也不会真当回事。

另外,韩非,是真的有才华。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之术,张良这个同样享誉历史的大才,领悟程度都远不如后来聆听的韩非。

若不是多了两千年的见识和穿越后的种种机缘,苏寒还真没自信胜过韩非。

对于后世被诟病甚多的儒家,尤其是孔子,苏寒也有了新的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可能用两千多年后的标准,来批判地处春秋时期的孔子。

至少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他的学说主张,确实是相当先进的。

虽然由于自身出自士族的原因,孔子对民生的了解比起另一位大贤墨子略有逊色,但光是有教无类,弟子门生三教九流都收这一点,就足以让孔子成为后世所有教师的典范。

孔子所崇尚的周礼,虽然在后世看来有些迂腐,但地处孔子生活,宗法崩溃,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的时代,任何礼法,都比没有来的要强得多。

至于诛杀诛少正卯等行为,虽说有错,但并不影响孔子在其他方面的成就。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孔子的功,肯定是远远大于过的。

包括封圣,都是儒门后世弟子所为,孔子门人,对于求学的态度,一直都是比较谦虚的。

总不能把孔子都没见过,不知道隔了多少辈的子孙和儒门学子的过错,反清算给孔子吧?

包括孟子,

孟子同样也有一些毛病,比如对墨家态度就过于偏激,但是其民贵君轻的思想,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社稷之福。

从苏寒个人的观点来说,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虽然也分成了诸多派系,乱七八糟之事不少,但总体还是比较积极的。

法家诸多传人,比如韩非和李斯,都是出自大儒荀子门下,但是和儒家之间主要也是唇枪舌战,并不影响同朝为臣。

墨家在秦时的影响力,也比后世许多人认为的更强。

韩非的著作,就明确提到:“世之显学、儒、墨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