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度明白了莫里循的态度,便叹息一声,“我要留在京城辅佐大总统。还望莫里循先生早日回到京城。”
送走了杨度,莫里循准备好行李,告别夫人前往天津。在大公报的报社门口刚下车,就见大公报正门打开,报社总理社长英敛之领着一众编辑记者快步而出。英敛之上前热情的握住莫里循的手,笑道:“莫里循先生到大公报来接受采访,真的是令报社蓬荜生辉。快请进。”
在报社人员夹道欢迎中,莫里循随英敛之进了报社。英敛之隆先向莫里循介绍了大公报内的头面人物,又领出一位三十岁左右,留着两撇漂亮小胡子的记者,“这位乃是莫杨记者,此次专访由他负责。”
莫杨也有些激动,上前与莫里循握手,“感谢莫里循先生答应此次采访,不知莫里循先生对此次采访有什么要求么?”
莫里循看了看周围一群人,答道:“我希望能够单独采访,地点就安排在我住的旅馆吧。”
周围的记者都露出羡慕的神色。对何锐的专访发表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但对大公报这家与袁世凯顶撞抗争的报社来说,何锐的表态并不算是激烈,而且北洋高层对这篇专访根本没有回应。虽然报社高层对采访评价很高,却也没能在民间引发巨大的反响。
现在采访传闻中支持袁世凯称帝的英国代表莫里循,其新闻效果必将十分强烈。这次采访落到莫杨手里,其他记者想不羡慕都不行。只是莫里循点名接受莫杨的采访,其他记者着实没办法争取到这个机会。
大公报社长王郅隆连忙应道:“好,我们何时派莫杨记者前去拜访?”
“明天上午9点,我在旅馆等待莫杨先生。”
莫杨一大早就赶往莫里循下榻的旅馆。在门口的休息厅内准备反复确认着采访问题,9点01分,莫杨敲响了莫里循房间的房门。
很快,莫杨就被莫里循请进房间。按照采访习惯,双方要先进性些友好交流。莫杨刚聊到第二个话题,就听莫里循问道:“我看过莫记者对何锐督军的采访,采访内容非常精彩,深刻的阐述了当下中国南北的局面。恭喜莫记者做出如此出色的报告。”
莫杨笑着表示了感谢,心中已经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果然,莫里循继续问道:“既然是独家采访,想来莫记者与何锐督军做了非常深刻的交流。有没有什么是莫记者印象深刻,却没有写在报道里的么?”
莫杨想了想,笑道:“如果我把这些趣闻讲给莫里循先生,莫里循先生也会在采访中把同样的趣闻告诉我么?”
对这个问题,莫里循笑而不语。莫杨没有办法,只能把自己与何锐采访的场面讲给莫里循。听闻何锐竟然下地收割,莫里循完全想象不出何锐一身督军的装束,该怎么在地里干活。便问道:“难道何督军穿着军服么?”
看着莫里循皱起眉头的样子,莫杨笑道“哈哈,看来莫里循先生也没想到,何督军下地的时候穿着一身农民的衣服,还破破烂烂的。在我们中国,农民下地的时候都穿这个。”
莫里循拍摄过几千张中国社会各层面的照片,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农民劳作时候的模样。衣服破破烂烂倒不让他意外,只是这个画面中的主人公与莫里循的想象完全不同。能够写出地缘政治初解的军人,在莫里循想象中应该是一个文雅参谋军官的样子。这样的军人竟然下地干农活,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见莫里循陷入了思考,莫杨也不想反过来被莫里循套话,就请求开始采访。然而采访却让莫杨有些失望,莫里循强调的是支持恢复集权,也对袁世凯本人的能力评价很高,却并不讲述袁世凯称帝的事情。虽然不是毫无价值,却也和期待中的采访相去甚远。
当莫杨询问起英国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莫里循答道:“此事请询问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阁下。”
这就是推脱了,莫杨停下笔,问了另一个问题,“莫里循先生支持大总统称帝么?”
莫里循坦率的答道:“我支持中国恢复中央集权。”
结束了这次意义有限的采访,莫里循在房间里回想着莫杨对何锐的描述,原本他考虑过是不是前往四平。何锐竟然亲自下地干活的描述强化了莫里循的好奇心。如果只是一位学者型的军人,与何锐书信来往就好。但是何锐下地干活的事情让莫里循感觉到,何锐绝非如报纸上描述的那么简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