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丞恺一个人思考了半天,始终觉得这个案子最重要的因素还没有浮现到表面上,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了好几天还没想到的因素。
潘婧新看着常丞恺一个人在那里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揉着额头,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恺,放松,就像你对我说的,压力太大没有好处。这个案子需要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常丞恺笑了笑,也许,一个人想不到的问题,多几个人就能想到了,于是对潘婧新说
“潘姐,除了咱俩谁还在局里?咱们先开个小会,我有点问题想重新顺一遍思路。”
潘婧新点点头
“井言志和张小猫在,我看他俩刚才还在接待接受调查的人呢。我去找他俩,你先去办公室等我们。”
常丞恺拿着手里的资料先一步去了办公室,复印了几份化验报告,倒了几杯水放到桌子上。没几分钟,潘婧新带着井言志和张小猫就进来了。常丞恺示意了一下,几个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常丞恺将手里刚刚新鲜出炉的化验报告递给井言志和张小猫一份
“井副队,你们看一下,这是潘姐刚刚得出结果的化验,两个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很接近,并且在李华文死时穿的丝袜上发现了其他人的血迹,怀疑是凶手的。目前正在与罪犯DNA数据库进行比对。需要一段时间。
我想,咱们能不能重新顺一下这个案子。
不是从时间顺序上,还是从犯罪行为上,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突破,因为就目前这些线索来说,不仅琐碎,而且,貌似没什么用。
看似每个线索都能查出东西,但是也尽显表层下,没有更深的东西,换句话说,没有与凶手直接相关的任何线索,指向型太模糊了。
而且,我们现在比较偏向凶手是连环杀手”
张小猫看向井言志,井言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认真的看着手里的资料,看了一会儿才对常丞恺说
“可以。我觉得你说的办法可行。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常丞恺笑着推过来一个活动白板,拿起笔在上面写上3.28,后面写着扣子,一边写一边和大家说
“现在我们姑且叫这个凶手为扣子。这也是目前两桩凶杀案唯一的共同点。刚才潘姐提出了一个假设,假设凶手有两个人,潘姐说说是怎么得来的这个假设”
潘婧新认真的分析道
“首先,两名被害人被杀害的手法上,不同。
然后,两名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很接近,30个小时之内二个人,而且还不是激情杀人。
最后,第一个被害人杨开山北发现的现场确认为,抛尸现场。也就是说,凶手如果是一个人,那就要在杀死杨开山后,去扔掉杨开山的尸体,然后,回来杀了李华文,打扫现场。
到现在为止,我们连杨开山被杀的第一案发现场还没有找到,这个抛尸的路程还不知道多远,如果是一个人,能在这么匆忙的时间内杀死两个人,还能做到如此细致谨慎的打扫现场呢?”
张小猫听着觉得很有道理
“潘姐,那按你这么说,如果凶手是两个人,也就意味着,有可能,有一个变态的杀人团伙活动在我们兴江县内?太恐怖了,如果被老百姓知道了,一定会引起社会恐慌的。”
张小猫的话没有错,如果真的像是潘婧新说的那样,恐怕案件的性质将会更严重,也许上面会坚决的排下来专案组了。
而此时,井言志却是对潘婧新的观点,投了反对票
“我不太赞成潘法医的观点。上述疑似凶手为两个人的几个点,并不能准确的确定,没有更为有力的关键证据,物理证据,相反我还是比较赞成凶手是一个人”
常丞恺点了点头接着说
“我和井副队长的观点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想要顺一下案件的犯罪性质。我们一部分一部分的讨论,咱们四个人都是第一时间接触这个案子的人,有可能对第一被害人杨开山的信息了解不是很全面,一会儿哪里有缺失或者信息不全你们补充一下。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扣子的犯罪行为溯源。犯罪行为溯源现在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发展风险因素;第二种,生物因素;第三种,学习和情境因素。
我觉得第一个可以排除的就是学习和情境因素。因为本县有证可考的所有案件,没有一件是手法这么残忍的案件。情境因素更不可能,谁能在太平间想象要割喉杀人和扒脸皮的。
世界上比较引人注目的恶性案件也没有这类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