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勇扣了扣门,里面的人很快就打开了门,于小勇问道:婶子,请问你这里有红薯卖吗?

陶家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家都在村子里生活走动的人,自然也就大致知道你是那家的人,妇人问道:有啊,于家小子你要多少?

于小勇笑着开口道:婶子有多少可以卖,我都要。

妇人一副不相信,看了看于小勇,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于小叶手抚摸着可可毛发,笑着开口道:婶子,我们是认真的,我们都一个村的哪能上门诳你不成?

妇人笑了笑:也是,你们进来吧。妇人领了三人来到堂屋,堂屋里有这妇人的婆婆,妇人把来意说明了。

老婆婆开口道:去年,我家租了两亩旱地,我全部种了红薯,加之我自己的一些地也种上了,如今这红薯还有一千斤可卖,你可都要?

于小叶抱着可可,笑着道:婆婆,只要你家的红薯是个好的,我都要。于小叶朝于小勇说,大哥,把钱拿出来吧。

于小勇犹豫道:四妹,咱只带来三百文。

于小叶笑着道,我到家问问阿奶借。又对着老婆婆道:婆婆,我在增加十文给你,你这边可愿意帮忙清洗好。十文价格可不低了,这店铺小二一月也就三百文。

婆婆笑着道:好的,你什么时候要。

于小叶笑道:越早越好,大哥,我们走吧。

老婆婆开口急道:等等,这你们都走了,回头我这边秤好马上清洗,再秤就说不清楚了。

于小叶笑道:婆婆,我信你,你这边帮忙看着。

老婆婆,道:不行呢,这家里人多我老人家看不过来,留下这小子来,不若我就不买了。

那,行吧,大哥你留下来吧。于小叶对着于小勇说完转身就走了。其实她刚刚就是看到这婆婆眼神清明,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人,才觉的无需监督。

于小叶回到家里,走去问于阿奶借钱,于阿奶不满道:这回来买东西怎么不多准备些,唠叨两句还是把钱给了,再三交待这钱可是我的棺材本呢,你得还我的。

于小叶再三保证一定还,随后,于小佳抱着钱袋子给于小勇送去。。

看到于小梅眼睛有点红,还在打络子,开口道:小梅姐,眼睛别长时间盯着,回头眼睛要坏了。

我知道了,于小梅答道又拿起络子走进屋子里。

于小叶大声道:哎,你别进屋呀,多看看外面。

于阿奶叹道:别喊她了。

看到于阿奶表情不对劲,于小叶才意识到,可能于小梅有其他事:阿奶,这小梅姐咋了,她婚事定了吗?

于阿奶说道:还没呢。哎,你二伯娘看到静丫头有门好亲事,如今攒足劲要给她找门大户人家,可这镇上哪有什么大户人家。

知道这附近有几户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前段时间托媒人去问,可人家看不上咱家。

你二伯娘回来对着小梅骂骂咧咧的,这丫头心里难过着呢。

于小叶听完也没法评判,开口道:那小静姐的婚事定下来了吗?

于阿奶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说道:你大伯托人带话回来让你白伯伯带上静丫头上县里一趟,今儿两家怕是在相看了。

这还可以相看呀,原来不是盲婚聋嫁呀。于小叶心中所想没想嘴里也跟着说了出来。

于阿奶笑道:这当然是远远的看一眼,哎呀,我这跟你这小丫头说这么多干嘛呢。

于阿奶就问起摆摊之事,于小叶也一一说,还而外把于明夸了一顿,婆孙俩倒也是聊的开心。

在广安县东方一处高山里,有一座寺庙建立在高山顶上,名为石安寺,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来礼拜。香火旺盛,门庭若市。

如今是下午了,许多礼拜之人完后络绎不绝的下山,路上也只有少部分的人上山。

于白一家三口就是那少部分的几人,此时还差一半路程到达山顶。

刘氏看到于小静擦额头上的汗,开口说道:静儿,你可要歇歇。

于小静温柔笑道:娘,我不累,咱们走吧。

于白开口道:既然不累,那咱们走吧,也不知对方在上面等多久了。

山顶一处竹林里,有个八角亭,里面有穿着锦衣华衣的男子三人正在饮茶吟诗。

身穿紫衣锦袍的男子摇头晃脑轻吟:山际见来烟,竹中窥美人。

好诗,好诗呀,今日绝对不会让公子失望的,于清边说边拿起茶壶为其他两人添茶水。

紫衣锦袍男子开口道:这美人我可是见多了,若美人不符合,这引见之事。。

于清立马说道:李公子那自然作罢。再说了我要没有把握,我哪能耽误你的时间呢,何况我还是公子姐夫的学生。

黎国科举考试,要求身世清白,一人科考需要两人推荐一般以秀才,夫子,两人作担保之人给予推荐。

于清的话就是说给紫衣锦袍男子听的,你若对我不满大可让夫子拿捏我。

身穿天蓝色锦袍的男子嬉笑,说道:一翔祝李兄抱的美人归。

紫衣男子大笑:于清兄,你可还有美人介绍,赶紧给咱一翔介绍介绍。

于清陪笑说道:这家里还真的就这一个长的过去,要不然我早给两位介绍了。

紫衣男子又道:于清兄怕是忘记了自家闺女了吧。

于清喝着水也被呛了出来,咳咳,赶紧道,刚刚失礼了,两位公子,小女还小如今未成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