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于清不假思索地说。

他们二人一路南下,来到了山西杏花村赵家庄。

杏花村有二宝,一宝是古井旁的杏花汾驰名天下,另一宝是此地神铁铸造的兵器远近闻名,一个是用井神的水酿,一个是用井神的水淬,因此这杏花二宝倒颇有些渊源。而酒庄最著名的非杏花村醉仙居莫属;兵器自是陈家庄神铁铺最佳。

二人进得村来,于清郁郁寡欢,正想借酒消愁,见有一家酒肆,看也不看就直接走进去,坐在肆内的八仙桌边高声喊道:“店家拿酒来!”

店小二吆喝道:“得嘞,客官要大碗还是小碗?”

于清说道:“拿十坛来。”

“哦!客官这是要带走?”

于清本来心情就不好,见店小二如此啰嗦,不耐烦的吼道:“叫你拿来,你就拿来,在这里啰嗦什么?”

店小二说:“客官,对不起,我们一个客人最多可以买三坛,你看?”

“少啰嗦,叫你拿十坛就拿十坛,怎么那么多废话,难道怕我付不起酒钱不成?”于清说着,啪的一下拍出一锭金子。(注:这种坛子是一斤装的小坛,并不是大坛子。)

店小二也不甘示弱,说:“有钱了不起?这是我们醉仙居的规矩,一人最多能买三坛,多的有钱也不卖给你。”果然是生意好,拽啊。

于清正想发作,赵匡胤说:“算了,于大哥,既然是人家的规矩,就不要为难小二哥。”然后对小儿说:“小二哥,先上三坛上好的杏花汾,再切五斤酱牛肉。”

店小二说:“这位小哥小小年纪,倒也懂得规矩!”言下之意是于清这个成年人却不懂得规矩。

赵匡胤怕于清生气,急忙把店小二推进去说:“麻烦你了,小二哥,快些上酒。”

这一切,邻桌一老一少两个男人边吃酒边默默地看着。那老的带着毡帽,披着貂毛大氅,两条倒钩的大山羊胡须格外惹人注目。那年轻的二十出头,看起来和于清的年纪相仿,那干练坚毅的面庞倒有几分沧桑之感,不过骨子里透出的阵阵英气却是遮掩不住。

小二上了三坛上好的汾酒和五斤酱牛肉。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起来。而于清抑郁难当,提起酒坛咕噜咕噜连干三坛,由于酒家不买多的酒给他,而且他也是一向内敛之人,也不喜欢惹是生非,因而吃了几口牛肉后,坐在桌子旁生闷气。

这时,那年轻人站了起来,而那年纪大的拉了他一把。年轻人摆了摆手示意没事,拿了两壶酒走过来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位兄台好酒量,来,我这两坛送你了。”

于清其实已经有了几分醉意,抬起头来,见年轻人态度诚恳,顿感几分亲近,就说:“兄台和我素昧平生,萍水相逢,就有好酒相赠,那我便不客气了,但是独饮无趣,不如我们共饮了这两坛酒?”

“那样甚好!”年轻人递了一坛给于清,自己打开了另一坛的封泥,“来,干!”

“干!”于清和年轻人双坛一碰,两人一口气便干了一坛。

两人不一而同的喊道:“痛快!”

那年轻人喊道:“小儿,再拿十坛酒来!”

小儿跑出堂来说:“郭大老板,您知道的,这不符合我们店的规矩!”

年轻人说:“怎么,我的面子也不给?要不要我亲自去找你们老板?”

店小二一听,面带囧色道:“不用,不用,谁不知道郭老板和我们的郭老板的关系,小的上了酒来便是!”说完屁颠颠的跑进去拿酒去了。

于清和年轻人相视哈哈大笑。

小二上了酒后,于清和年轻人又干了一坛。于清自我介绍说:“在下于清,西域人士。还没有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年轻人拱手说:“在下郭荣,河北邢州人士,甚幸!甚幸!”

于清也揖手说:“幸会!幸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