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陆续走进了学堂,他们有些吃惊,平日都是他们先到,先生才会走进来,可是今天宋三就那么站在三尺高台上,负手而立。

这些学生有三十个人,全都是蒙童,最大的不过十岁,他们抬头看着宋三,目光中有些疑惑。

宋三看着他们单纯明亮的眼睛,半晌才道“今天,不讲《诗经》。”他本来今天要讲《诗经.鸿雁》等篇,讲稿都已经备好,但现在却改变了主意。

一众学生没有说话,他们是学生,老师说讲什么,就讲什么。

宋三沉默一会儿,开口道“今日你们一路行来,满街的白帆舞动,都可曾看到?”

学生们一起回道“看到了。”

宋三点了点头道“为师要和你们说,此时绝不仅仅是我古平县,便是整个青州、整个山东、整个大唐,必然也是白帆舞动。而且今日之帝王,也必然是素服升朝。为师今早看到两个老邻居,他们五十多岁了,却仍然和你们一样是蒙童,他们读书不多,连雪族和蛮族都分不清楚,可是他们却也悲痛万分。你们可知道,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因何如此悲痛?”

那些学生纷纷道“老师,是因为杨元帅殉国。”

宋三点了点头道“不错。”那些学生十岁不到,此时却都满脸愤慨,纷纷叫着将来要保卫边疆,上阵杀敌。宋三没有说话,等他们都安静下来看着自己的时候,他才道“为师希望你们做个忠义之人,希望你们和杨元帅一样,为国鞠躬尽瘁。但今天为师要给你们讲的,并不是屈辱与仇恨。”

他看着学生疑惑的目光,继续道“今日为师要给你们讲讲,沙族、蛮族、雪族、异族、华夏,为什么我们之间会有战争!”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一句话,回头看着下面的学生,道“这是为师很喜欢的一个读书人,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另一个人,只是因为,他不愿意去了解。你们记得,杨元帅薨在北国,但他不是带着仇恨去的,否则和他一起去的就是千军万马,而不是几个随从,他去,是谈判,是为了和平。

“我们和外族,文字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行事的观点也不同,但我不会和你们说,外族都是坏人,就像我和你们说过,读书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小人也读书,小人读的书越多,危害就会越大。

“秦槐就是小人。就像我给你们讲过的费无极、嫪毐、赵高、钟会等等一样,都是危害最大的小人。只要是人,无论外族、中原,必然会有小人和君子之分。小人喜欢战争,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利益,君子喜欢和平,因为他们的利益是让天下人安居乐业。

“杨元帅以君子之心赴北地雪国,秦槐以小人之所为加害,此非仅国耻,必然也将成为雪国之耻、百蛮之耻、沙族之耻、异族之耻!天下君子,天下凡君子,必共唾弃之!

“但我们和雪国、百蛮、沙族,甚至海外异族,都曾动刀兵,一直以来冲突不断。这又是为何?难道他们国家的君子视而不见?不,因为我们的战争不是君子和小人的战争,我们的战争,是两个不同根本,不同源泉的文明之间的战争。我们之间是两种文明生命力的碰撞。

“我们不了解雪国,我们也不了解沙族、百蛮,更别说神秘的海外异族。他们当然也不了解我们。不是无法了解,而是根本不去了解,没有渠道去了解。可这个渠道又是什么?是教化。

“教化是什么?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也是一个文明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另一个文明去。教化就够了吗?不,还有被教化。被教化又是什么?是我们主动像一个文明敞开心扉的同时,去吸收那个文明的文化中的好处!只有教化和被教化,才是结束战争的大道。

“我想孔圣并不喜欢别人称他叫圣人,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老师,因为他也一定喜欢别人做他的老师。可是如何能够有机会深入外族之地进行教化?如何能让外族愿意来我们的地方传播他们的文化?第一步,是通商。就像汉武帝派张骞凿穿沙族之地一样通商。

“让他们的商人带着货物进来,也让我们的商人带着货物出去,这些货物必然有书籍、有文化之物。他们的商人也会把我们的读书人带回去,不是想秦槐那样的人,而是真正的读书人、君子。我们的商人也可以把他们的学者带到中原来。

“当然人心最难分辨,来回的当然未必都是君子,其中必然掺杂着小人,可是你们记住,无论小人或者君子,都是人,只要是人,是个体,就必然无法阻碍大气象的形成,因为这是大势,大势永远是向前的,是道,道冲!

“而道的终点,是完人之境,是所有人都是完人的完人之境,是和平,是天下大同……”

他滔滔不绝的讲着,那些学生默默的记着。今日的老师,或许有许多人都在和学生讲着国难,国耻。大概也只有他,讲的是文明,是一个文明如何了解另一个文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之间,如何共存。

他不知道,这一次授课的影响,在日后会不会抹平仇恨、结束战争。但他知道,终有一天,中原人会和雪族、蛮族、沙族、异族通商、通婚,渐渐的他们会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的共处。没有国家、没有种族、没有肤色……所有的文化都不会消失,所有的文明都会汇聚成一条崭新的文脉,所有人心的隔阂,都必将会当然无存!

他不知道时间,因为他从来没有看到过,但他知道结果。

或许他也不知道结果,他只是坚信结果会是这样。他坚信,仇恨不会永恒,永恒的必将是和平,是道,是天下大同的时光……

虽然久远,但那是人类社会的“完人之境”。

是的,那天文生考试的文章,只是他《大道一统论》的基础而已。而今天的这些学生,将会是他的季路、冉有、曾参、颜回……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