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大儒诵读亚圣荀子的《劝学》全篇传遍天下文圣书院,但凡听到的学子,包括监考考官在内都觉得体内文能涌动,对于学过的典籍的理解,冥冥之中增加了几分,待到最后一句诵读完毕后,所有学子和考官纷纷起身,一躬到地道“多谢老师。”

一个人的老师有很多种,比如马大江就是宋三的启蒙老师。如果听过某个人讲课并且从中学到了东西,那么他就是你的授业老师。如果某人看重收为入室弟子,那么那个人就是你的传道恩师,你与旁人说起,要称其为家师。若是某人无意中的言语行为点醒了你,或者你从他那里无意中学过某种技能,那么他就是你的行师,也就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还有一种,比如你心慕一个人的思想或者技能,一心钻研其道,但未曾真正拜其为师,甚至都没有见过,也不是那人某个后代传承的嫡系,那么你算是私淑此人,他就算是你的私淑之师。比如庄子就是私淑老圣,他虽然私淑到了亚圣,但是据说老子并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弟子。

而大儒主持文生考试,那么参加考试的人无论成绩如何,一旦听到大儒诵读经典,从中获利,那么这个大儒自然成为这些学子的行师。

从此这些学子见到或者提及,都要以师礼相待,即便成了圣人也是如此。比如项橐本身只是一个书童,死时只有十岁,终身连文生都不是,但是孔子即便成了至圣,每每提及往事,必然拱手而言其姓名。

但尊重,并不代表你不能反驳老师的言论,或者批判老师的行为。荀子就曾批过自己老师宋子,但他仍然对宋子行师礼。这是对学问的尊重,也是读书人之所以是读书人、圣人之所以是圣人的原因。

后世很多人考证宋子并非荀子的老师,根本原因是认为荀子在文章中批判过宋子,认为在“尊师重道”的环境下,荀子不可能对自己的老师不敬。实际上,持有这种理论的人,只知道“尊师”,却不知道重道。他们用现代人的眼光,小看了荀子那时的文化自由。他们不知道的是,荀子那时文化自由的社会氛围,至今都没有再出现过。

而在这个重视文人的年代,你甚至可以以一个蒙童的身份去写文章批判圣人,只要说的对,文脉中的圣人可能直接降临在你面前给你行师礼,因为你补充了他们的道。

当然圣人的纰漏本来就少,就算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也只是说法和理解的误差,所以你在这里批圣的最大可能,就是有人跳出来有理有据的反驳你,指出你对圣人言论理解有误的地方。情节严重的,很可能被天下学子口诛笔伐,活活骂死。

这次说文的试题,便是“圣贤无过”四字。出处乃是已经殒落的先秦半圣左丘明所做《左传》中的典故,原文是“人孰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孔子曾言“过而不改,是为过矣。”也就是如果错了,而不去改正,那就是真正的错了。这里的第一个“错”,就是孔子所言“人不知而不愠”,一个人如果无意的情况下错了,君子不会去怪罪,而是指出他的错误,但是指出来那人却仍然坚持己见,强词反驳,那么我们就要远离他,因为那人必然是“小人”。

而这个题目“圣贤无过”的“过”,正确解释乃是“过而不改,是为过矣”中最后的那个“过”,也就是真正的错误。圣贤不是不会犯过错,而是圣贤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圣贤不会犯“真正的错误”。

那么如何避免犯错,第一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此为自思自律,俯查自身,第二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为纳言,乃先唐太宗所言“以人为鉴”。

一个普通的文生考试的书童,如果可以把这道题解到这一步,那么如果不是前面默写错的太过分的话,已经必然考中文生了,甚至成绩不会太差。

宋三也是写完了上面的分析理解就停下了笔,看着这篇说文,暗暗皱了下眉头。因为写到这里,其实还可以更加深入,但是一旦写出来恐怕惊世骇俗,因为一个普通书童的思维,很难达到接下来这一步。

何况宋三有信心自己前面的默写全对,保证自己的成绩足以在这次考试中名列前茅。

其实一般的书童,根本也不用解释道“真正的错误”那一步,基本上围绕着普通人会犯错误,而圣人不会犯错误这一点来写。能把上面所说的全部写完整,已经算是少有的天才,已经可以达到文人的理解水平。这一点宋三是不知道的。

“先把默写写完吧。”宋三摇了摇头,决定把说文暂且先搁置一旁,拿过一旁默写的试卷,开始答题。

文生考试中,默写部分的试题还是及其简单的,大体上就是道、儒、墨三位至圣的东西,其中儒家的自然最多,另外基本上五千字的《道德经》是必须要有的,因为老圣这辈子就写了这五千个字。

按照三个至圣必考的原则,也只能考《道德经》。这不但是在文生考试中,就算是其他的国考之中,也是如此。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送分题。

除了《道德经》之外,大概比例是儒家的经典占了五成,墨家的内容占了两成,包括《墨子》,以及刘徽、张衡、郦道元等英魂的著作。另外道家也占两成,但是因为老子和庄子并不承认葛洪的道教是道家,只认为借鉴了自己的思想而自成一派,而葛洪本人也是以“医”而成英魂,所以其理论一般都被算在接下来百家那一成占比里面。

而文生的考试里,并不经常出现葛洪、张仲景等医家或道教的学说,一般都是比较常见的兵家、法家等等,而这个时代的人要和百蛮等族征战的缘故,兵家的占比又是最多的。

之所以把《道德经》刨除在占比之外,实在是因为五千个字对于默写的试题来说,实在不够看。默写的试题多到什么地步?三天的考试,宋三光默写就用了一天一夜还多。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他记忆力比在场其他书童要好的多,所读的书记得要比其他人扎实的基础上。一般来说,普通的书童要把默写全部写完,无论对错都要两天两夜。

终于把默写部分全部写完,大体看下也没有什么遗漏之处,宋三才活动了一下手腕,暗道“好家伙。后世的高考算什么?那些学子放到这里考文生的话,恐怕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之下,定要直接崩溃了。”

突然感到腹中有些饥饿,宋三从食盒里拿出菜团子啃了起来。野菜混着豆面的菜团子,在他这个现代人士吃起来,并不算多难吃,这种粗粮吃起来很香。但是如果连续吃上一两年,他也不会觉得好吃了。

何况也实在饿了,他一边就着书院提供的清水,一边啃着菜团,目光又落在了放在一旁的说文试卷上。

“哎……”宋三叹了一声,暗道自己还是放不下,既然放不下,那便写吧。老子曰“夫唯不争”,非是不争,乃是大争之道,大争之道,乃自然之争。因其大争,故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文生考试,若还畏首畏尾,日后何谈封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