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庞清廋,相貌奇伟,八字胡须向两侧张开,如同刀戟一样犀利。
旁边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总兵,杨乐认得正是陕西省榆林镇的总兵杨嗣昌。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调回京城来了。
杨乐进了房间,只听杨嗣昌呵呵一笑道:“杨乐,咱们挺有缘分的,又见面了。这位就是孙大人了,你过来拜见吧。”
杨乐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喊道:“卑职杨乐拜见孙大人。”
听到声音,孙承宗睁开眼睛,他虽然年纪已老,声音却是洪亮:“起来坐吧。”
杨乐站起身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
孙承宗瞄了杨乐和杨嗣昌一眼,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果朝廷多出几个像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我大明何愁无望啊!”
他的这番话,不仅是对杨乐、杨嗣昌的褒奖,更是对明朝眼下糟糕局面的无奈感叹。
“老大人,勿需烦恼,您放心吧,有我们这些恪忠职守、精忠报国的将士们在,大明王朝一定会重铸辉煌!”杨嗣昌下着保证。他隐藏的意思很明白,有他在,大明王朝不敢说铸就辉煌,最起码亡不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一位年轻的军官总喜欢在老首长面前说一些豪言壮语。
杨乐暗暗赞叹,不知道杨嗣昌是自信还是自负。他略微思索,保守说道:“老大人对卑职是过誉了,卑职才疏学浅,恐有皇上所托。只能竭尽所能,为朝廷效力,为皇上解忧!”
孙承宗混浊的眼睛闪过一阵精光,纵横沙场这么多年,大明江山的情况他了如指掌,不说是危如卵石,但也差不多了。如今宦官当政,内忧外患,连他都不敢保证说一定能够力挽狂澜,杨嗣昌却说能,如此这般,杨乐的话在他心里倒比杨嗣昌高了一头。
他轻咳了一声,缓缓说道:“皇上以前就跟老臣提起过,说要组建一支新军。无奈国库亏空,没有银两支付,就暂且搁置了。如今,皇上把你们两位招来,就是再一次萌生了此念。关于这次的新建工作,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老大人,神机营兵良将广,何须再组建新军?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吗?”杨嗣昌疑惑道。
刚开始杨乐也有些疑惑,不过结合历史,他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是熹宗皇帝的一步棋,也可以说是后路。他自知命不久矣,所以他才布下了这一手。他虽然爱好木匠,沉迷于此,但他并不糊涂,相反,他很聪明,他知道宫内宦官当权,一旦身死,宦党如果另有图谋,那该当如何?所以,他不得不防!于是,他决定训练一支新军,一支在他死后能为他的继承人保驾护航的军队!
想到此处,杨乐略微感慨道:“皇上用意深远,卑职不能理解。不过,皇上既然让我们组建新军,作为臣子的,应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孙承宗摸着胡须,听到杨乐的言语,眼睛一亮,虽然杨乐说没有揣测明白,但从他恍然的眼神里,孙承宗已经知道杨乐是故意没有点破。
自从皇上跟孙承宗说过组建新军的事情之后,他琢磨了许久,一直到皇上身体欠安的消息传出来,他才明白皇上的真正用意。杨乐却是刚刚知道这个消息,他是如何推测出来的呢?
孙承宗不得而知,但杨乐在他心里的地位再一次攀升。他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地说道:“皇上的用意,我们作为臣子的不应该胡乱猜测,既然皇上让我们新建军队,那我们就新建好了。至于其他的,我们也不要多想。”
杨嗣昌听到孙承宗赞成杨乐的说法,一愣神,稍加琢磨,才明白过来,眼前的这一老一少恐怕早已经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只有他自己没有揣摩到。
孙承宗看向杨嗣昌,说道:“你说说这支新军如何组建才好?我先声明,我这里无粮无饷,招募新兵,都不要想了。”
杨嗣昌略一思索,说道:“皇上很可能就是想要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如此一来,不如从军队中选拔出一批佼佼者。”
孙承宗听后没有任何表情,转过头,询问杨乐道:“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杨乐既然已经猜到了皇上的用意,那就不能组建一支常规部队,而是一支奇兵。能在危急关头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道:“可以从朝廷弃用或者未重用的那些人里来挑选。”
孙承宗点点头,说道:“说说你的依据。”
“第一,他们是被遗弃的,一旦被重新起用,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忠心程度增加。第二,如今形势混乱,军队中鱼龙混杂,不排除一些是反贼安插的奸细,或者是清朝的奸细,再或者是某些人的眼线,这些都不得而知,只有那些虚职或者闲散人员,内奸的可能性最小,因为他们很难获取到重要情报。所以,他们的身份可能最清白。”
孙承宗赞许地点了点头,微笑道:“了不得,小小年纪,分析地如此周到透彻,当真是天下之辛啊!”
杨嗣昌在一旁听着,越发佩服杨乐的才学。
“好了,新建的军队就由杨乐作为营长兼总指挥,嗣昌你作为教官协助他。”
“老大人,卑职资望不够……还是嗣昌大人作为总指挥,我给他辅助。”杨乐惶恐说道。他可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
“不必多说了,就这样说定了!嗣昌,你先去摸底排查,遴选出一部分人,拿出一个五百人的名册,最后的人选由杨乐定夺。”
“是。”杨嗣昌虽然不情愿为一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少年服务,但他必须服从军令。
“是。”杨乐也是赶鸭子上架,遵从了命令。
……
本章已完 m.3qdu.com